鄭弘儀今驚傳向電視台請辭,剛他接受「自由電子報」訪問,證實自己向三立新聞「鄭知道了」提出請辭,原因是他近來升格當阿公,認為自己已到了含貽弄孫的年紀,主持多年的談話節目讓他「累壞了」,因此才想先休息一陣子。
- Mar 10 Fri 2023 04:05
鄭弘儀證實請辭「鄭知道了」 背後真實原因曝光
- Mar 09 Thu 2023 00:32
55%陸企高層 視應對氣候變化為首要問題
德勤中國(Deloitte,台灣稱勤業眾信)近日發表「德勤2023首席高管可持續發展報告」指出,55%的陸企高層把氣候變化作為企業2023年將應對的首要問題之一,明顯高於42%的全球平均水準。另外,94%的陸企高層認為可在實現全球經濟增長的同時,解決氣候變化問題。
21世紀經濟報導,德勤透過對24個國家2,000多名首席高層的調查後發現,在對企業面臨最緊迫的問題進行排名時,許多高層把氣候變化列為「前三大問題」之一,位於創新、人才競爭和供應鏈挑戰等七大問題之前,僅次於經濟前景。
- Mar 07 Tue 2023 12:02
沒有做不到,只有想不到—從不運動到運動者
- Mar 07 Tue 2023 00:01
沒錢生病?醫療險精打細算
曾遇過重大疾病、會動用到鉅額醫療支出的朋友,都曾被醫生問過:「你要選擇自費?或是使用健保就好?」;醫生通常也會繼續追問,「你有沒有其他的保險?」。保險經紀人解釋,這是醫生要了解病人是否有實支實付型的醫療險,可以涵蓋自費手術、醫材及住院期間的藥物或是治療,來決定如何開藥或是醫材設備的選用。
金融業主管指出,特殊醫材或先進的手術動輒數萬至數十萬,例如人工水晶體平均自費金額約台幣6至7萬元,恢復期較短的達文西手術平均費用約台幣15~30萬元,高額的醫療費用常讓人望之卻步。保誠人壽的建議,當然是要趁年輕、有穩定收入,且保費較低時,儲備人生所需的醫療保障,也就是醫療險要早些準備好,才能避免疾病發生時間接造成家人的經濟負擔。
- Mar 06 Mon 2023 00:36
浪潮列入美國黑名單 重擊陸AI野心
- Mar 04 Sat 2023 15:00
75歲「金庸老頑童」秦煌暴瘦30kg 曾病倒門口急送醫
- Mar 04 Sat 2023 02:53
朴珍榮突念「鬼家人」經典台詞 謝台粉喊「我也想你」
韓國男團「GOT7」28歲成員朴珍榮即將當兵,展開一連串巡迴活動,28日特地來台舉辦連2場面見會,吸引共2000名鳥寶寶(官方粉絲名)到場朝聖,他對台灣粉絲滿滿感謝,福利做超足,不僅對粉絲喊「我也想你」,其中有位粉絲表示想看他裝可愛,朴珍榮竟撒嬌大喊「關於我和鬼變成家人的那件事」林柏宏的口頭禪「不敢相信」,讓台下粉絲又驚又喜。
- Mar 03 Fri 2023 23:28
228連假來吃吃喝喝! 「統一集團烘焙生活美學館」高雄夢時代登場
- Mar 03 Fri 2023 05:50
伍德:史上最殘酷的升息接近尾聲 股市將持續反彈
方舟投資 (Ark Invest) CEO 伍德 (Cathie Wood) 旗下基金在 2023 年反彈迅速,她預測,隨著美聯準會 (Fed) 的升息行動接近尾聲,旗艦基金方舟創新 ETF(ARKK-US) 中的許多持股價格將持續上漲。
伍德在接受採訪時表示,在 2022 年,不少資產受到衝擊,也包括該公司的創新戰略,是因為投資人對通貨膨脹和利率上升的擔憂。她說自己從未見過市場如此混亂,但是,隨著歷史上最殘酷的升息即將結束,這個過程將比大多數人預期的更快結束。